小学生流行盘手串,称“压力大、盘手串很解压”,教育能否兼顾快乐和高效?
小学生流行盘手串,称“压力大、盘手串很解压”,教育能否兼顾快乐和高效?
2023-04-13近日,小学生间流行盘手串,受访小学生表示,“上课盘,下课盘,都盘,可能是比较解压吧,这个声音很舒服。”“压力很大的,全部都在内卷。”
帝都二年级家长。说说我的看法。
从事情本身来说,「盘手串」很正常,就跟80年代的我们上学转笔一样,每个年代都有自己不同的「流行」。
(资料图片)
当然也有一直传承下来的项目,比如班级所有同学都在传一本好看的书。
记得我2000年上高中那会,班里都在传阅一本《大海叔叔小傻妹》,没错,现在看来低智的一本言情小说,那个时候书籍有限,当时我为了早点看上,宁愿晚上回家熬到凌晨2点钟看完,第二天再还给同学,这样就不用白天排队等着看了。
前一段孩子班里一直在传着看的是《大中华寻宝记》,孩子把我自己买的北京、天津、重庆寻宝记看完了,就在班里等着看其他同学的内蒙古寻宝记。
现在想来,有时候给孩子买书买太全了也不好,反倒失去了一起排队看一套书的乐趣。
「书非借不能读也」,我觉得这句话的主要含义还是在于情绪上的感受,等待的兴奋,短时间内要阅读的紧张,与同学叽叽喳喳讨论书里情节和观点的热闹,与拥有一本书相比,借书幸福了很多。
所以,盘手串这件事笑笑也就罢了,看到某专家说的干扰学习,无语了。
在我看来,专家真正应该提醒、应该呼吁的是两件事:
1、5块钱一个的手串是不是有毒,对身体不好,趁此机会规范下玩具市场,保证类似的解压玩具无毒无害,避免给孩子的身体产生副作用;甚至是研发一些更有意思的解压玩具。
2、从小升初的制度出发,看看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上,怎么让孩子接受到快乐、高效的教育。
这才是正事。
身处北京海淀鸡娃重灾区,作为一名二年级家长,最近对上面第二点太有感触了。
最近DZ的风头又要起来了。
先是学而思把超前内容纳入教学。
后有个别区开始「考试」、搞小五班。
在这种情况下,先不说孩子有没有压力,家长们的压力肯定很大。
从教育本身来说,成人世界的模样,取决于人们接受培养的方式。
作为家长,我思考的是:
在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制度的情况下,怎么改善孩子的培养方式。
因为除了学校教育,家庭是孩子接受培养的大多数环境。
最近看了一本《神奇学校》,里面讲了一对澳大利亚的年轻父母给孩子找学校,对所有的学校都不满,两人一拍脑门,自己建了一所学校。
在这个学校里,不强迫学生上课,如果孩子想,他们可以整天玩儿;
每个孩子可以掌握学习的进度;
老师可以临时带着孩子去户外上写作课,去超市上数学课,有爬树课、造纸课、弓箭课等奇怪的课程;
孩子可以在工作间里自由使用锤子、锯子;
孩子有独处、发呆,自己想干啥就干啥的时间。
在这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学校里,孩子正经学习的时间很少,但是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名列前茅,真正践行了快乐又高效的教育。
强烈建议每个家长都看下这本书。
书中的部分课程示例
我们可能没有书中家长那样的魄力,但是我们能做的是:
1、把焦虑在家长这个层面消化掉,尽量让孩子少一些压力;
2、不断读书,思考关于教育本身,思考如何提升家长自身的认知与格局,把这些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方法,帮助孩子在这个现实环境里,接受到更好的教育。
实话实说,只能靠家长自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