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泾镇钟楼居民区一场红星赛“一呼百应” 解锁社区治理“幸福密码”
一场社区红星赛能有多火爆?近日,在朱泾镇钟楼居民区,50张桌子,200张椅子摆满了“钟楼in家园”活动室...
2023-05-26(资料图)
一场社区红星赛能有多火爆?近日,在朱泾镇钟楼居民区,50张桌子,200张椅子摆满了“钟楼in家园”活动室,拥挤的“流水席”丝毫没有减弱参赛居民的兴致,有空就坐,人齐就比,其乐融融。
“3天时间就有200多人报名,我们把儿童活动区的小桌小凳,健身区的乒乓球桌都用上了。”钟楼居民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彭岚笑言,“还有许多‘观战’的居民预约明年参赛,我们可以把‘擂台’摆到广场上。”
“一呼百应”!钟楼的社区活动是否一直如此有人气?事实上也曾遇冷,彭岚还清晰地记得,九年前钟楼第一次举办红星赛,居委干部左召集右动员也就来了20名老人,与如今的“一发布即满员”形成了鲜明对比,那么,从5桌拉升至50桌,究竟有何奥秘?彭岚一语道破:把C位让给居民!
群众的社区由群众做主
钟楼居民区常住人口6816人,老中幼分布比较均衡。彭岚上任之初,带着居委干部做了个调查摸底:过半的居民表示,希望社区能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。但与居民期望相悖的是,已开设的活动人气低迷。问题出在哪里?彭岚归结下来,还是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。为了快速破冰,居委会以“群众的社区群众做主,功能、活动群众来定”为出发点,做了两件事,一是收集民意,设计“全龄友好”空间,打造了一个居民“家门口”的“钟楼in家园”,儿童玩教区、文化体验馆、乒乓室、影视播放厅、阅览室等一应俱全;二是发挥共建单位资源,以“你点单、我接单”方式配送活动课程,老年人日间畅学、中小学生暑期托管、周末亲子课堂等既解决了居民的刚需,又满足了居民对更高品质美育活动的需求。
“活动连心”浓厚了社区的“家文化”,熟人社区的效应随之显现,眼下,许多居民除了是活动的参与者,还拥有了活动室清洁员、课程老师、图书管理员等多重身份,既是被服务者,也是服务者。以家庭为单位的全员参与越来越多,许多活动还出现了孩子参加,爷爷奶奶做志愿者,爸爸妈妈做授课老师的和谐一幕。据统计,“钟楼in家园”启用以来,年均举办活动120场次,也就是每3天就有1场活动开展。
从走进活动室到坐上议事桌
“文化融”的向心力不断增强,更多的居民愿意走出小家融入大家,彭岚觉得,小社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向更深层次拓展的时机到了,顺势,“老说、青听、童议”“微议事”模式在钟楼正式启动,不同年龄层的群体都有了自己建言献策的平台。这三个平台成立后起到了什么作用?彭岚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:原来,个别楼道乱停车的现象比较突出,反复劝阻不仅容易返潮,也增加了物业与居民、居民与居民间的矛盾,居委会把这个课题搬上了议事桌。“老说”议事会提出对屡教不改的楼道,可以组织楼宇活动,在活动时间好商好量;“青听”议事会建议美化楼厅,让停放区变成整洁的便民空间;“童议”议事会则提出了可以分片作图书分享区、儿童跳绳角的具体构想。不久,一场酝酿已久的楼组自治会如约举行,在边做手工边交谈的融洽氛围中,由该楼栋的议事会代表抛砖引玉,提出改造设想,同楼居民们一起确定了布局方案,那天过后,楼道里的电瓶车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。
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、全方位、全覆盖的民主,在钟楼,这个“全”字,与全龄段、多时段、无边界的文化活动相呼应,让文化活动成为衔头接尾、破冰聚力的有效抓手,居民们从走进活动室到坐上议事桌,折射的正是社区治理的基层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