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茯苓俗称云苓、松苓、茯灵,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,外皮黑褐色,里面白色或粉红色。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。产于云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其中以云南产者质量最佳。古人称茯苓为“四时神药”,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,不分四季,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,不管寒、温、风、湿诸疾,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。古代把茯苓列为上品,有安魂养神、不饥延年的作用。在魏晋时期,茯苓就被当做养生佳品,王公大臣们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。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,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、食欲不振,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、咳嗽,请了许多大夫也未能根除。直到苏辙过了而立之年,他经常服用茯苓,一年之后沉疴尽除。后来他写下《服茯苓赋并引》一文。到清代,清宫中慈禧长年让御厨为她制作茯苓饼食用,达到延缓皮肤衰老,美容护肤之效果。

药典对茯苓功效的定位

【功能与主治】渗水利湿、健脾和胃、宁心安神,败毒抗癌。用于小便不利、水肿胀满、痰饮咳逆、呕逆、恶阻、泄泻、遗精、淋浊、惊悸、健忘等症。其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、抗肿瘤以及镇静、降血糖等的作用。茯苓还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,抑制胃酸分泌,防止肝细胞坏死,抗菌等功效。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。

适应人群

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。尤其适用于水湿内困,水肿,尿少,眩晕心悸,胃口欠佳,大便稀烂,心神不安,失眠、多梦者。

茯苓的食疗保健

1.茯苓栗子粥:茯苓15g,栗子25g,大枣10个,粳米100g。加水先煮栗子、大枣、粳米;茯苓研末,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,搅匀,煮至栗子熟透。可加糖调味食。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,栗子补脾止泻,大枣益脾胃。用于脾胃虚弱,饮食减少,便溏腹泻。

2.茯苓薏米粥:茯苓、薏米各25克,陈皮5克,粳米适量,煮粥食。治小儿脾虚泄泻,小便不利。

3、茯苓薏米饼:茯苓、薏米、白面粉各30克,白糖适量,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,蒸熟。适合小儿食用,有和脾胃之效。

4、茯苓陈皮姜汁茶:茯苓25克,陈皮5克,水煎,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。有健脾和胃之效,可治妊娠呕吐。

5、茯苓饼:茯苓200克,人参10克,面粉800克。二药分别研为细末,加食盐少许,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,做成约重100克的饼子若干,烙熟。每次食1个。

用茯苓的注意

1.肾虚多尿、虚寒滑精、气虚下陷、津伤口干者慎服。

2.忌米醋。

上一篇:世界快看点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-06-13 01:43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