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良能善终,是因为他懂得急流勇退?刘邦可没这么天真 全球热推荐
张良能善终,是因为他懂得急流勇退?刘邦可没这么天真,狡兔死走狗烹,这可能是千古不变的定律。很多时候,
2023-06-04【资料图】
狡兔死走狗烹,这可能是千古不变的定律。很多时候,历朝历代的功臣们大多都逃不掉如此的命运,但是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,凡事都有例外。虽然汉高祖刘邦在继位之后,没几个开国功臣有好下场,但是张良就是其中一个例外。
西汉建立后,刘邦开始大杀功臣,"汉初三大将"韩信、彭越、英布全部惨死,"八大异姓王"只有一人善终,就连"开国第一功臣"萧何也屡遭猜忌。这么多人,就只有张良做到了功高盖主,而君主对他没有疑心,自始至终都受到刘邦的信赖。那么,张良到底为什么能够在汉初的血雨腥风中独善其身呢?
后人在总结张良能够得到善终的原因,大多解释为张良能够急流勇退、明哲保身。虽然可能以张良的谋略,其中有"明哲保身"的情况存在,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概括这种情况,张良除了自保之外,还是真正的"谋国不谋私"。
张良出身于先秦时期的韩国贵族,五代先祖都是韩国国相,后来六国被秦所灭,张良背负国仇家恨,这才踏上了反秦之路。也就是说,张良与出身草根的韩信、萧何等人不同,他追随刘邦的初衷,并非扬名立万、封侯拜相,而只是雪耻报仇。所以当秦朝覆灭,天下安定,张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功成身退,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去了,从此摒弃人间万物,专心修道养精。
另外,张良让刘邦清楚地看到,他是真的不居功、不贪权、不爱财。因为刘邦建国之后,册封功臣的时候,想要给张良齐国三万户为食邑。这相当于其他功臣食邑的总和了,而且齐国在当时西汉初年全国最富饶的土地,齐国三万户的含金量不亚于其他地方的四万户甚至五万户。
如此厚封,一般人早就眼睛放光了,哪里还能推拒得了?可是张良不为所动,坚辞不受,最后只勉强接受了一万户食邑,同时请求改封留地,这就是张良被称为"留侯"的缘由。这个留地就是今天的江苏沛县,在当时远不及齐地富庶,张良选此为封邑,表面原因是这里是他与刘邦相遇的地方,真实原因则是这里地处江南,远离纷争。
如此无欲无求的张良,刘邦自然多了几分信任和喜爱,这也是他能善终的因素之一。不仅如此,刘邦深信张良没有谋反之心。为何刘邦对张良有如此的信任呢?
那是因为张良本来的性质就和其他人不一样,韩信的专长是驰骋沙场、上阵杀敌;萧何的专长是坐镇后方、治国安邦;而张良的专长则是运筹帷幄、出谋划策。身份决定地位,张良虽然智谋高超,能力卓绝,但追根究底仍不过是一个谋臣,既不像韩信那样手握重兵,也不像萧何那样一呼百应,他一直都是孑然一身、单打独斗,没有实权在手,没有羽翼帮衬,所以对刘邦根本造不成威胁。
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,帝王才不会跟你赌真心,他们只会在平衡利弊后做出利益最大、风险系数最小的选择。
对此,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?